如果张无忌没有捡到《九阳真经》

返回

  大部分武侠小说的桥段都是这样的:一个倒霉孩子没了爹娘(被人杀了,失踪了,抱错了),掉到山沟里遇到一位隐者(肯定是身负绝学、脾气古怪但不恋童),学到了一身武艺(中间肯定吃了貌似不该吃但类似长效伟哥的东西),18岁时杀出江湖(除了杀人之外还能遇到各种美女,各种娇娃),从此一鸣惊人(且鸣个不停)。

  不管有多老套,所有的小男孩(包括部分小女孩)都是那么地爱看。

  而这中间最最吸引人的,往往就是“遇到隐者”,“捡到秘笈”,“吃了仙丹”这些突发性转折点,它们几乎是所有故事的枢纽,只有经过了“那个”,后面的故事才能得以继续。

  我们每个人在小时候,也许都幻想过自己能成为那个“张无忌”,这个捡到了《九阳真经》的傻孩子,后来还学会了乾坤大挪移等一系列秘技,终于成功变身为一只打不死砸不烂的小强--------而似乎只有这样,他的“宽容大度”才有了表演的舞台。

  可在所有的武侠小说里,我最讨厌的就是这个张无忌。

  我特别希望这个死孩子压根没有捡到《九阳真经》,从第一个迫害他的人开始,让他以一个平凡人的力量来去面对,看看他那几近白痴的“宽容大度”到底可以维持多久。虽然我也承认,每当他在大大小小的战役中技惊四座之际,我也忍不住会心潮澎湃地幻想那是自己站在当场,这种强烈的“代入感”正是所有武侠小说的精髓所在。

  是的,我们都希望在现实的世界里,也有那么一本叫《九阳真经》的鬼东西,捡到了它,炼成了它,我们就会变得比谁都豁达,比谁都淡定。

  然而,这故事的真正迷人之处,却不仅仅停留在暴发户式的快感之中,更重要的意义在于---对社会结构的某种超越。

  纵深地去解读一下,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倒霉孩子张无忌,从生下来就“处于”一个险恶的社会结构之中-----父母双亡,身负血仇,还被玄冥二老打了一巴掌,眼见就活不成了,周围还尽是道貌岸然但心机歹毒的叔叔阿姨。放大一点看,整个社会正是元末明初之际,蒙古人肆意欺侮汉人,整个民族水深火热。可是,正因为张无忌捡到了《九阳真经》,他就不再“属于”这个结构最初分给他的“倒霉位置”,再通过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战役,他居然在懵懂之中轻易地“上位”了,甚至还改造了“社会结构”(在小说中,明教就是明朝的创始教)。

  是的,是的,你是否已经默认了你“属于”了某个社会结构呢?那个结构无疑很是强大、坚固、看上去还万年不朽的样子,而且从小到大我们一直是被洗脑、被要求------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兴高采烈地成为其中的一颗螺丝钉。长大以后,我们以为自己已经“懂事”了,并开始为“自己的事”而奔波劳碌,但你想过没有,那种来自童年的教育是如此深刻入骨,在潜意识里你还是会觉得------我绝不能超越结构,我只能是某个结构中的一部分。

  你喜欢正在做的工作吗?你是不是觉得一辈子也无可改变?如果那本《九阳真经》拒不出现,你打算自己去写一本吗?

 

点击进入游戏:http://rc.qzone.qq.com/myhome/100621282
游戏官方网站:http://yt.3737.com/
游戏官方微博:http://t.qq.com/yitian_tx
游戏官方空间:http://user.qzone.qq.com/2202410325
游戏官方论坛:http://sobar.soso.com/b/3007483_1792
游戏官方微群:http://qun.t.qq.com/660539
游戏官方Q群:217367991